心翔心理
个人中心
搜索
心翔心理
文章详情
副标题
为何你拼命付出,孩子却感受不到爱
儿童心理咨询案例
有位妈妈,每天下班后,都会花很多时间照顾、关心儿子,督促儿子写作业、洗澡、吃饭、上床睡觉。这让她觉得很辛苦,同时也认为这是一个妈妈应该做的事情。她希望孩子能够从中感受到妈妈的爱和付出,能够好好学习,好好吃饭,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。
多年过去了,这个妈妈并没有觉得自己爱孩子的方式有任何问题,儿子也很乖巧。
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
丈夫出轨
了,夫妻因此而
闹离婚
,丈夫愿净身出户,已搬离家。这时妈妈希望丈夫能够看在孩子的份上,念在多年的感情份上能够回心转意,
要求丈夫多回来看孩子
,跟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。
2
夫妻之间目前的
关系比较复杂
,爱恨交织,丈夫有时并不愿意跟妻子沟通、见面,甚至没法按先前的约定跟孩子见面,妻子感到很愤怒,也很绝望,感觉丈夫不仅抛弃了自己,连孩子也不管不顾了。
有一次,妈妈就问孩子,
“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分开,你愿意跟谁一起?”
她打心底认为孩子会说跟妈妈在一起,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这七年里,爸爸对孩子的
教育和关心都甚少,而她则每时每刻全心全意地为这孩子付出,大事小事为他操心。
然而孩子沉默了,儿子并不想跟她在一起
!
儿子甚至
开始不太愿意
跟她说心里话,也不喜欢跟她呆在一起。妈妈认为家散了是因为爸爸的错(出轨了),但孩子似乎并不这样觉得,
跟爸爸还是像以往那般亲热,有时爸爸把他接出去玩,他宁愿住在爸爸那里不想回家。
这让妈妈感到很痛苦,
不仅丈夫离开了自己,现在孩子对自己的付出视而不见
。
妈妈就
很困惑
,觉得自己养了个“白眼狼”——你对他那么好,他并不懂得感恩,反而爸爸那么没有责任心,还做出了伤害家庭的事情,他却更爱爸爸。
3
心翔心理首席心理咨询师大林老师在咨询中了解到
这个孩子
跟爸爸相处的时间
确实比较少,以前他们夫妻关系好的时候,爸爸也是很少过问孩子的一些大事小事。
但每周
爸爸都会陪孩子去做一些事情:
以前孩子比较小,爸爸晚上会带着他去小区里玩,看见儿子很羡慕其他大哥哥骑车、玩滑板车,爸爸会鼓励儿子去尝试;
孩子大一些后,更是亲自上阵,陪儿子一起骑车、玩滑板车;
孩子更大一些,爸爸发现儿子好像挺爱运动的,有时就带他去一起打打毛球或游泳。
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第一感觉是妈妈给孩子的自由和鼓励,不像爸爸那么多,所以孩子更亲近爸爸。很多人可能想,那就
多陪陪孩子运动,多给孩子鼓励,母子关系就改善了啊
。
其实,我们在生活中也会
看到很多妈妈带孩子出去玩,是怎么玩的呢?
常常是孩子在那里乱跑,
妈妈在一旁远远地观看
,并时不时提醒孩子要小心、要注意安全。孩子确实很开心,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孩子
跟妈妈之间的情感链接并没有得到真正很好的建立.
4
当心理咨询师了解到更多细节,就越能明白其中的缘由:
这个孩子感受爱的方式是通过
“精心的陪伴”
。
爸爸虽然日常的嘘寒问暖较少,但当爸爸跟他在一起时,爸爸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权威,带着一颗童心去理解儿子、陪伴儿子、共享喜乐,这一刻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,这一刻爸爸全心全意爱着儿子,儿子也全然的感受到了这深厚的爱。
而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,妈妈总是盯着孩子日常的各种学习生活琐事,永远用一双担忧、警惕的眼睛盯着自己,孩子他感到很不舒服。
也许大人们多次跟他说,妈妈这样是因为爱他关心他,对他的无私付出,也许道理上他懂,但在内心感受中,在情感的流动上,这些时刻他并没有感受到妈妈强烈的爱意,对比之下,
他会觉得爸爸那种爱使他更快乐、更轻松,情感上自然更倾向于爸爸
。
我们知道这个妈妈已经在
尽自己最大的努力
,去付出、去爱自己的儿子。只是这种爱的方式
可能不是孩子能够直接体验到的
,不是年幼的孩子能够承受的。
简单地说,妈妈付出得越多,孩子就越感到窒息。不断掏空自己去爱孩子,也就越希望孩子能感受到,当发现往往事与愿违,做出了不符合妈妈预期的反应时,
妈妈委屈、失望,甚至感到愤怒:
“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,你还是不满意,你还想怎样?”。
而站在
孩子的角度
,感受到的却不一样,
他想得到的爱并没有得到,反而要承受妈妈的情绪.
5
心翔心理首席心理咨询师大林老师认为
其实在各种亲密关系
(夫妻关系、亲子关系等)
中,我们
容易用自己的方式拼命去付出
,甚至学了很多招术,去讨对方“开心”,去“爱”对方。
然而,很多时候,我们努力了,对方
却没有任何感觉,甚至会
感到不满
。这让我们
深感困惑
:
“他为什么这么不理解我,不懂我的付出呢”、“我都对你这么好了,你怎么看不到我的爱,怎么不爱我呢”。
这时,我们
需要停下来
,看看自己努力的方向、方法是否正确,以免
“吃力不讨好”
。好好琢磨一下,在这个关系中,是哪些时刻,哪些方式让对方真的感到很舒服,感到很幸福,有被爱的感觉呢
?
有时我们不懂如何去爱伴侣,我们的伴侣他自己也不清楚什么方式自己最能感受到爱。不过,这也没关系,我们可以
跟伴侣共同去尝试
、
发现
,
探讨
、
学习
彼此最能感受到爱的方式,这样我们就爱得更轻松,对方也感觉惬意。
对孩子的爱也是一样
,而且孩子他更多的是用心来体验感受爱,而不是通过头脑的理性思考分析出父母对自己的爱、他人对自己的善意。这也是为什么言语的说教很难让孩子真正奏效的原因。
分享
发表评论
登录评论
匿名评论
提交
提交
首页
联系电话
门店导航
在线留言